登录/注册

玉器插画

隋代 飞天壁画 敦煌第305石窟北披 飞天形象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,据考证,佛教壁画和造像里的飞天从十六国时期开始出现。相传佛教神像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(即天歌神与天乐神)是飞天艺术形象的原型。他俩原是夫妻,一同飞入极乐天国,弹琴歌唱,娱乐于众佛,所以称之为飞天。飞天在佛教中被描绘成专采百花香露,能乐善舞,向人间散花放香造福人类的仙神,又称香音神。 随着佛教艺术传播的深入,飞天的艺术形象也相继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,比如玉器、木雕、建筑构件等上面的装饰纹饰。玉器上的飞天图案始见于唐代,在宋、辽、金、元、明、清
中式传统纹样(三十八)【鹿纹】 鹿纹是刻画鹿形象的装饰纹样。鹿在古人心中是祥瑞的象征,自唐代起,鹿象征爵禄常在。 鹿纹无论以抽象还是写实的手法进行表现,皆会突出描绘鹿的特征,如鹿角、身形。鹿纹中的鹿呈卧、立、奔跑三种姿态,鹿纹常作为主体纹样出现。例如,在织锦上将鹿纹填充在骨架构图中,有序排列;在瓷器和玉器纹样中,鹿纹常居于视觉中心,周围以花草纹样作陪衬。 壁画、青铜器、画像石、玉器、瓷器、织物上等都出现过鹿纹。其中,玉器中从商周开始出现鹿纹,唐代鹿纹随着玉器艺术的普及开始流行。织物方面,唐代因受外来文
花瓣 | 稿定旗下品牌
customer-service
feed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