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江堰下,千古英風;二郎在此,波瀾不驚----二郎
一,隨大禹治水之功臣。上古時,諸龍失管,天下大水,天帝命禹率眾治水。開始時,禹未有經驗,往往勞繁而功微。後有高人指點,先馴服一條“孽龍”,命用龍尾劃出許多條水道,令諸水導入大海,水患遂解。屈原有詩曰,“應龍入海,何地何畫”,說的正是這個事蹟。 “二”字古音lie,近“孽”字音nie,龍字又與郎音近,上古無文字,事蹟皆口耳相傳,故人們將“孽龍”傳說成“二郎”。
二,古蜀國治水功臣李冰的第二子。當時協助李冰修築都江堰,出力至多,積勞成疾,升天化神。今都江堰
一,隨大禹治水之功臣。上古時,諸龍失管,天下大水,天帝命禹率眾治水。開始時,禹未有經驗,往往勞繁而功微。後有高人指點,先馴服一條“孽龍”,命用龍尾劃出許多條水道,令諸水導入大海,水患遂解。屈原有詩曰,“應龍入海,何地何畫”,說的正是這個事蹟。 “二”字古音lie,近“孽”字音nie,龍字又與郎音近,上古無文字,事蹟皆口耳相傳,故人們將“孽龍”傳說成“二郎”。
二,古蜀國治水功臣李冰的第二子。當時協助李冰修築都江堰,出力至多,積勞成疾,升天化神。今都江堰
二,古蜀國治水功臣李冰的第二子。當時協助李冰修築都江堰,出力至多,積勞成疾,升天化神。今都江堰的二郎神廟所祀之神正是。該廟的二郎神像原為坐像,右腳擱在左腿上,此是“二郎腿”的起源。上世紀七十年代,該廟修整,神像改為立姿,手把一支耒鏟(古農具),類似一個修水利的民工,太可惜了一處古蹟。
三,與李冰和都江堰有關,但非是第二子,而是李手下的兩個副官,即“二侍郎”。神廟原名“二侍郎廟”,後人們誤作“二郎神廟”。此說有實據,一九七四年都江堰水中曾出土三個石像,一李冰,背有“XX太守李X……”;另兩個有“XX侍郎……”,下款刻有什麼“二侍郎廟”等模糊字樣。
路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