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 珠:清代朝珠(根据传世实物绘制,高春明绘)。
朝珠源于佛教数珠。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,因此,清代冠服配饰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数珠有关。按清代冠服制度,穿礼服时必于胸前挂朝珠。朝珠由108粒珠贯穿而成。每隔27颗穿入一颗材质不同的大珠,称为“佛头”,与垂于胸前正中的那颗“佛头”相对的一颗大珠叫“佛头塔”,由佛头塔缀黄绦,中穿背云,末端坠一葫芦形佛嘴。背云和佛嘴垂于背后。在佛头塔两侧缀有三串小珠,每串10颗小珠。一侧缀两串,另一侧缀一串;男的两串在左,女的两串在右。朝珠的质料以产于松花江的东珠为最贵重,此外还有翡翠、玛瑙、白玉等。